老楼的下面,我和一位正在吃午饭的清洁工聊了起来~ 我对他说我想给他拍张照,他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一个自己觉得满意的表情~ 我偏激的认为,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体现出人与人的融洽! 我同样偏激的认为,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体现出人与人无声的沟通!
色彩还是黑白其实是一个纠结的事情, 充满阳光的午后能够很好的诠释出老成都特有的悠闲慵懒, 纯粹的黑白却能冲击出这座城市某个角落里孤寡老人的生活,
小时候我住在外婆家的四合院里, 那里有陪我玩闹的阿猫阿狗, 那里有喜欢给我吃糖的老爷爷老婆婆, 那里有用脸盆栽种出来的漂亮兰草和茶花,我时常在想,我们的生活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? 那时是那么惬意和自由,那么的享受生活~ 可能是对那种生活的怀念,于是我很喜欢老房子味道,那种独
这里生活着大量的老人,我不知道他们是自愿留在这里,还是被迫蜗居在这里, 随时能看到在一起看过往行人的婆婆, 随时能看到阳台上坐在竹椅晒太阳的爷爷, 这个下午我和很多老人聊天,他们提到最多的字是“死”, 看着这些空空如也的木凳竹椅,我不禁会想,昨天这里坐着的老人今天在哪里?他们是
这是今天第一位和我聊天的老人, 她给我说“小伙子,多照照吧,以后就看不到老成都了”, 还一直给我们讲她50年前搬到这里时的情景 这样的事情在一下午发生很多次, 我听到了许多关于这里的故事, 让我觉得再次进入北改腹地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我在和老人聊完离开的时候悄悄留下了这两张照片
不知道很多年后还能看到这种传统手艺活不, 露天棚、小剃刀、挖耳勺, 简单、简陋,却真实
午后,一位大叔正在清点自己一个上午的营收 我惊讶于这么大一片老房的下面都是菜市和小商贩,真的全是! 这次去的外曹家巷比上次的曹家巷面积更大,更老旧, 而且这一片城区菜价之便宜,消费之低绝对无法想象, 我好奇的想,这样微薄的收入如何在这个消费日益高涨的城市生存? 是否他们真的只在
只是很意外的发现这里还保留这种全手写的宣传, 我姑且还是叫它“海报”吧~
这里八成以上的居民都是老人和小孩, 他们也许像我小时候一样寄宿在自己婆婆奶奶家里, 但是21世纪的今天,这里的环境和条件,不知道会对这里的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 至少这里的孩纸都很天真烂漫, 三三两两打闹嬉戏,穿梭在某条陈旧的小巷